《让我弑母换荣华?这世子不当也罢!》
《让我弑母换荣华?这世子不当也罢!》小说免费阅读
第一百二十六章文章要诀
刚才还得意扬扬的学生们,立刻收起笑容,颇为认真地点点头。
东阳书院内舍的学生,都是奔着秀才甚至举人去的,能通县试是理所当然。
对所有读书人来说,最难的一关是院试,这才是卡住大部分人的地方。
若是他们因为县试简单,生出懈怠之心不好好读书,日后想过院试难了。
吃过午饭,杨云没有回学堂,而是来到监舍找到卢毅,十分谦虚地请教,
“先生,我在此次县试之中发现我的毛病,想请先生指点一下。”
卢毅抿一口茶,让杨云先坐下,然后才问道:
“是五经之上遇到问题?你慢慢说,我来给你讲。”
杨云学习五经时间有点短,但以他的水平,应付小三关前两关没问题。
这次可能是他在县试时,意识某处短板,来找卢毅请教。
看着卢毅关切的眼神,杨云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喃喃地说:
“先生的经意教得极好,我对这方面没有问题。”
卢毅是个好老师,《易经》这样晦涩难懂,博大精深的经典,他都讲得通俗易懂,让杨云在短时间内,把经意提到,跟别的内舍学生差不多的水平。
听到不是经意问题,卢毅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放下茶盏认真地问:“不是经意,那是什么?”
杨云整理一下思绪,看着卢毅说:
“先生,学生这次去参加县试,题目不难,很容易做出来了。”
“只是我在修改润的时候,发现有些地方明明能改,我却不知道该怎么改才能更好。”
“可谓是胸中有千言,下笔无一句,我想请先生教教我,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县试的四书题五经题,杨云都答得不错,但他能感觉到他的答案还有改进的余地。
只是囿于种种原因,他想改却不知如何下笔。
这个问题在县试,府试,甚至是院试都不太要紧。
可到乡试或者会试的时候,非常要命。
别人的文章写得花团锦簇,他的文章干干巴巴,谁该上榜谁该落榜,一目了然。
卢毅脸上泛起一丝笑意,夸奖他说:“没想到你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很不错。”
“书院平时让你们做练习,是让你们明心懂理,知道这圣贤书中讲什么煌煌至理。”
“你说的问题,等你们把这些道理学会后,才能跟你们讲的。”
“不然你们很可能会坠于这些文章技巧,沦为搬弄文字的诡辩之徒。”
杨云听到卢毅对话,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失望之色,沮丧地说:
“这么说,我还得等好长时间,才能学这些东西?”
看着杨云垂头丧气的样子,卢毅淡淡笑一声,不紧不慢地说:
“若是寻常学生,当然得守这样的规矩,但既然你意识到了,那不妨教给你。”
虽然杨云来内舍没多长时间,他的水平却已经在内舍中稳居前三,对这种天资聪颖的学生,当然用不着循规蹈矩。
这下杨云立刻又精神起来,兴奋地看着卢毅,拱手说:“请先生指点!”
卢毅起身在屋中踱几步,对杨云说:
“这些技巧我可以教给你,但你不能回去交给同学,不然对他们有害无益。”
这个条件不难,杨云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
看到杨云点头,卢毅才慢慢地说:
“《文镜秘府论》中说,写文章要分理周务,叙事以次,义须相接,势必相依。”
“也说先理清头绪,再叙述,最后说出你的义,用华丽辞藻造势。”
“所谓理直则名正,名正则言顺,言顺则气壮!”
“写文章时要先定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要符合圣贤的道理,否则道理不合,你后面写得多好都是白费。”
杨云是个聪明人,被卢毅点拨之后,若有所思地说:
“文章有道理,确实能正名,但这个言顺,该怎么才能做到?”
有的人心中藏着一堆一堆的道理,真到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