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我的闺蜜在三国》

19.第 19 章

《我的闺蜜在三国》小说免费阅读

诸葛亮再三斟酌,最后还是决定让人去益州,由刘备决定糜家兄弟两人的事情,毕竟,这两人准确来说算外戚,算是刘备的自家人,他是外臣,还是不要掺和了。

糜竺糜芳走的时候还带上了阿斗给刘备写的信,毕竟,阿斗如今学了这么多东西,还是应该在刘备那里显摆一下的,也能坚定一下刘备的信心,毕竟,后继有人总比后继无人来得强。

如今天下三分,结果刘备年龄跟曹操相当,孩子居然比孙权的孩子还小,这无疑是个不稳定因素,会影响下头人的信心。

汉室落到如今这个境地,固然因素很多,但也跟出了一连串的小皇帝有关,刘备年纪不小了,说难听一点,谁也不知道还有几年活头,真要是现在刘备就嘎嘣没了,大家还真是只能捏着鼻子扶刘封上位,要不然的话,谁能相信一个不懂事的小娃娃呢!

原本阿斗也想要跟着一起去益州的,哪怕刘备在他的生命里存在感不是很高,但对于父亲这个角色,终究还有些憧憬。

另外,他跟糜竺糜芳其实也挺熟,糜夫人当初和甘夫人感情不错,一直同进同出,后来乱军之中失散,还是糜夫人护住了阿斗,这才等到了赵云来救人。

糜夫人去世,糜家那真的是痛彻心扉,这就跟吕不韦前脚跑到秦国贿赂了华阳夫人,后脚嬴异人就被赵国干掉了一样。

糜家是商人,他们当初投资刘备是冒了很大风险的,糜夫人是他们得到回报的最好保障,结果人死了,还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好在糜夫人当初跟阿斗还有些情分,因此,糜家这些年一直很注意跟阿斗处好关系,刘备也是有心人,甘夫人没有娘家,因此,便叫阿斗叫糜竺糜芳舅父,也算是投桃报李之意。

阿斗对甘夫人也没多少印象,但是糜竺糜芳两个舅舅是对他真好,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不忘送给阿斗一份。如今两个舅舅要去益州,阿斗不免起了心思,也想要跟着过去。

只是糜竺糜芳是真不敢啊,这蜀道难不是随口说的,万一路上有个什么万一,他们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因此只敢给阿斗带信,为此又许下了不少好东西。

除了阿斗的信之外,糜竺糜芳还带去了刚刚收获的红薯。出于保密的缘故,诸葛亮没有告诉两人红薯的产量,只是将其清洗干净晾干之后,又精心包装了一番,再附上一封书信,准备给刘备一个巨大的惊喜。

哪怕之前有玉米的产量打底,红薯收获的时候还是把人都给吓傻了。

这玩意原始的品种也就指头粗细,皮厚筋粗,也没多少甜味,其实没什么吃头,但这可是后世精心培育出来的品种,产量高,口感好,当然,吃多了烧心是没办法解决的,在这一点上,这是真不如土豆。但土豆保存不好有毒,红薯最多就是烂掉。在这个年代,红薯可以切片晒干保存,土豆想要保存,最好的办法也只能是做土豆粉条!

诸葛家已经拿那些挖掘过程中破皮的红薯蒸着煮着烤着都吃了一圈,暂时还没意识到这玩意对肠胃的不友好,对此评价很高。诸葛亮琢磨着,再不济,用这红薯酿酒,也是比用其他粮食划算得多的。正好益州相对封闭,在益州推广,不至于被曹孙两家注意到。

其实这两家未必在意这种事情,曹操地盘大,早就搞起了屯田,还分什么军屯和民屯,这两样其实比起大明的卫所还坑,那就是绑定在土地上的农奴,每年收获的粮食大部分全叫官府收走了,这些农民只能勉强存活。但乱世嘛,能活着就算不错了,所以总归没闹出什么事情来。

至于孙权那边就更简单了,那边习惯吃的是稻米,不可能随便改种别的作物的。而且江东人口数量不算太多,地盘却不小,那边气候温暖湿润,一年两季是正常操作,尤其,前阵子士燮还投靠了孙权,交州就算大部分地方是山林,但是其他的耕地每年产出也不少了。

反倒是益州,之前不曾受过战乱,真正适合种田的平原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