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二姑娘生活日常》
《孟二姑娘生活日常》小说免费阅读
视线好像又恍惚了一下,孟卫行重新看到已经五十多岁的老娘,她坐在床上,对自己说:“小卉和宁宁,你选一个吧。”
孟卫行摇了摇头,竟然忍不住笑了。
赵老太瞪他:“你笑什么?”
孟卫行看着老娘,眼中一片平静:“娘,我是你生的,你说我这辈子都欠了你的。
为了还你的恩情,不管是二十年前你不让我跟着爹学木雕手艺,还是十年前你让我想办法让四弟去镇上的私塾读书,你的这些想法,我都满足你了。
但是娘啊,欠你的是我,我的孩子们不欠你的,按着你的规矩,他们连我都不欠。
所以,孩子们的事,你就不要多管了。”
赵老太没想到自来顺从的老二竟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气的满面通红,指着孟卫行大骂:“你个不孝子!”
孟卫行:“娘,我是不是不孝子,二十年前你说了算,十年前你也说了算,但是现在,我是不是不孝,却不是你一句话就能定死的。
我是孟氏家族的儿郎,出门顶天立地,回家守护父母妻儿,现在要定我的不孝,不止是父母说了就是,最后还是需要族里下这个定论才行。”
赵老太心里明白,别说让族里定下老二不孝,就连老头子那里,自己要是敢定老二不孝,他就敢休了自己。
她不得不承认,老二的翅膀是真硬了,以后要管不住了。
赵老太瞪着次子,一把捂住胸口倒在床上。
孟卫行身子往前倾了一下,在马上要冲过去的时候,又生生的止住了。
他看着喘着粗气的老娘,用依然平静的语调,说:“您要是真病了,就不能只让孙女在身边伺候了。
读书人最重孝道,母亲病了,四弟就得请假在家侍疾,反倒是下面的孙辈不需要。
如果四弟请假回来侍疾,您还是不见好,我就给大哥去信了,他是长子,您久病不愈,必须得让长子回来才行。”
孟卫行说完这些,赵老太清楚的认识到,这个儿子自己是拿捏不住了。
她放下捂着胸口的手,冷冷的说了声:“滚”
一个‘滚’字,让孟卫行担着的心放下了,也让在窗外偷听的孟玉宁替父亲难受。
听到这里也没有再呆下去的必要了,孟玉宁悄悄起身回了前院。
孟卫行心里升起一股悲伤,起身看向母亲,对上她冰冷的眼神,稳着声音,道:“既然您身体已经没什么大碍,明日一早我就送宁宁去县里了。”
说完也没想着老娘会应声,其实应不应的已经没关系了,只要不再阻挠,孟卫行就知足了。
在离开前,孟卫行最后又说了一句:“我是您儿子,该尽的孝道我会尽,但是孩子是我的底线,不该您操的心,您还是尽量少操心的好。”
孟卫行的话说完,又换来老娘一声:“滚”
……
第二天一早,孟玉宁跟着父亲去堂屋是跟祖母辞行,原本以为也要换来一声“滚”
没想到祖母的态度比起自己预想的好太多了,虽然冷淡的很,却并未出恶言。
孟玉宁坐到骡车上才想明白,对待已经能够顶门立户的儿子,祖母也只敢背后冷漠,在人前,虽然不再装做亲密,却不能恶语相向,她再是当母亲的,但是人老靠子,让人知道她与儿子的关系不会,对她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事。
想清楚这一点,孟玉宁就不为父亲担心了。
回到县里,基础的香料之前差不多都已经认全,又熟悉了两天,高婆婆说开始教她学制香。
孟玉宁听了很是兴奋了一晚上,第二天开始学的时候才发现,高婆婆教自己学制香,是从制作香包的香料开始的。
基础制香很简单,只是开始上手学制香,需要背的香方不一样了。
学会了各种香包的配料,孟玉宁想练手,就给高婆婆的外孙宋继康做了个香包。
她的刺绣手艺在家里虽然一直是被吊打的,但是毕竟从三四岁就开始拿针,只荷包就做了三五年的专业绣工,给宋继康小朋友做的荷包又是用了心的,成品出来佩戴在身上,衬得他的衣服都高了一个档次。
宋继康因为掉了门牙,只敢抿着嘴笑,但是他的开心大家还是能感受得到的。
高婆婆比自己收到荷包都高兴,她原本教孟玉宁就很用心,自从孟玉宁给宋继康做了个荷包,高婆婆对她的教导就不再局限于制香,还会带着她制作胭脂、面脂、还有其他各种护肤用品。
春天正是各种花卉开始开放的季节,有果园的人家,会剪了多余的花枝来县里卖花。
遇到卖桃花的,高婆婆会带着孟玉宁做桃花酥,遇到卖梨花的,她就带着孟玉宁做梨花茶和梨花酒。
无论是做胭脂水粉,还是桃酥花酒,都是孟玉宁前世今生从未接触过的。
这些都让孟玉宁真正认识到高婆婆口中的雅致。
孟玉宁还发现高婆婆家里是真不差钱,平日在饮食上面就讲究的很,穿戴也比一般的人家讲究。
就这样的生活水平,孟玉宁都不止一次的看到高婆婆对着桌上的菜肴,露出不想下口的表情。
宋继康小朋友对饮食倒是不挑,但是对身上的衣服,总是有一种不满意的感觉。
他们一家三口,和这里融入最好的就是孙爷爷,老爷子对于吃穿从来不嫌,每日都乐呵呵的,店里的事他只管进货,没事就去和附近的人家联络感情。
孟玉宁属于别人待她一分好,她恨不得还两分的性子。
高婆婆对自己好,孟玉宁就用真心回报她。
因为高婆婆是个雅致人,孟玉宁不觉得自己给她做个什么东西她一定会喜欢,但是对宋继康小朋友,孟玉宁还是知道他喜欢什么的。
宋继康在搬来仓房县之前,生活水平应该是很高的,他现在每日去学堂读书活动,正是长个有胃口的时候,所以在饮食上不怎么挑剔。
但是在穿着上面,小孩还是很在意的。
孟玉宁把手里绣的东西收了尾,就决定给宋继康做一套衣服。
孟玉宁做的绣品虽然不如姐姐,但是做衣服如果没有大面积的刺绣,出来的效果并不比姐姐做的差。
春天这个季节,刚入学的小男孩基本上都穿月白或淡绿颜色的衣服。
宋继康比其他男孩要白嫩一些,性子又沉稳,孟玉宁为他选了正蓝色的衣料。
宋继康对现在的穿着不满意,主要是因为衣料,既然要给他做衣服,当然要做出他满意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