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非要一较高下》
《夫妻俩非要一较高下》小说免费阅读
【书院小吃街】
今日准备的面粉没有昨日的多,要说来还是府县粮铺的粮价太贵,章玄玉没舍得买太多,昨日新买的那些很快就卖完了。
午食刚过,案板上已经没有了面团存在的痕迹。
章玄玉只好把锅里最后一份捞进碗中,浇上客人想要的卤子后,伸手移开几个陶罐的木盖,剩最多的是番茄鸡蛋卤子,肉丝卤子次之,这一下就让章玄玉愁掉了头发。
现在的天气,还没法让这些卤子过夜。
尽管最多的那罐还剩二十来碗的量,但她还是不想来天卖这些剩下的,毕竟砸得还是自家摊子的口碑。
一时间,有些着急上火的章玄玉也不知如何是好。
隔壁卖菜摊的齐三娘瞧了眼心绪不宁的章家娘子,趁着眼下无人,挑起了话头:“章小娘子,生意做完了可还是不好?”
说完还不忘调笑对方。
章玄玉明知自己被打趣了也不恼,人家主动搭话她也乐得放下心里的忧愁道:“哪能啊!就是面没了剩不少配菜卤子,这些可不能过夜,眼下正愁该咋办呢。”
“哎呀,我看你家卤子给的也不少,怎么会剩下太多,况且你家不是能让面条和卤子分开打?就算单卖也会有不少客人光顾吧。”
齐三娘有些嗔怪章家娘子的当局者迷,说完还不忘瞟了眼跟章家食铺不对付的面摊,想张口但也没多说什么。
愁了半天的章玄玉被一语点醒。
好久没牵扯买卖,遇上半点麻烦确实让她难以招架。
打定主意后,为了把卤子的香味激发出来,章玄玉将两口铁锅中的面汤倒回陶罐,洗净之后放入荤卤子。
锅底的燃着的小火把浓郁的肉香激发出来,猪肉的油脂香和一旁的酸甜蛋香交织,微微的焦甜混着汤汁里起伏的菌菇丁,蒸腾起醇厚的独特香味。
午食准备简单对付的章玄玉招呼小弟:“现在铺子闲下来了,你去旁的铺子转转看有没有想吃的,给我带张饼就行。”
坐不住的章云琛接过阿姐递来的二十个铜板,拍了拍衣摆就往街上去了。
闲不住的章玄玉拿起案板旁的抹布,开始擦拭着周遭盛饭时滴下的汤汁,案板上残留的面粉也被她仔细扫除。
打算把韭菜盒子提上日程时,却忧愁着高到离谱的粮价什么时候能到头。
整个府县并不只有章玄玉一人发愁。
此时最大的粮行门口正堵着身着长衫短褂,头戴黑色镶边六合帽的几位酒楼掌柜。
其中站在最前面的江福酒楼何掌柜眼神犀利:“李长峰,你什么意思?明知道货船隔日就要上岸了,这几天就非要趁火打劫?”
江福酒楼的少东家本就与禾盛粮行的东家不对付。
前些年两者还能暗地里互戳脊梁骨,现在反而因为粮价,两家就直接抨上了。
周边小酒楼的掌柜围在两旁,对着粮行李掌柜怒目而视。
这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李长峰这个杀千刀的家伙,还真敢把持着粮价不降反增,要是搁往常,这些酒楼本不该如此捉襟见肘,但眼下凤栖国与江澜国边关拉扯了四个月,他们再怎么高瞻远瞩,现下库房里的粮食也不剩什么了。
要不是他们经常在散户那里收菜,还不知现如今的酒楼能有多萧条。
眼见着大大小小的酒楼是坚持不下去了,可运粮的货船还得两天,然而他们这些靠酒楼吃饭的可等不了。
周边村子的存粮想不说有多少,就算人家有,那也是只顾一家人嚼用的。
光是这些,几个酒楼的掌柜坐在一起时都有的愁了,更不用提禾盛粮行的恶意抬价。
唉声叹气后,本打算往街上转转,可谁知他们不去找茬,人家直接打到脸上来了,尽管一行人没饮酒,可这剑拔弩张的气氛惹得路人频频远离。
禾盛粮行的小二脑门冒汗地盯着这群人,生怕自己一个不注意让老板挨上毒打。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李掌柜,却还是一幅云淡风轻的样子:“诸位别急,我们上去坐坐。”
李长峰话中的意味明显,就算没有任何胁迫,几家酒楼的掌柜也不得不跟人进去。
留下看戏的商户,尴尬地挥挥袖口转身离去。
唯独禾盛粮行隔壁布行的那位嫌弃地‘呸’了声,才回店里安排伙计去码头打听运粮的货船有多少。
几日的粮食涨价,粮行周围的铺子大受影响,来往的百姓买过粮食后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往常对方剩下的余钱还能进入他们的口袋。
可如今,客人手中的铜板全送给粮行了。
光是想着,就让生意受影响的铺子呕得慌。
不过今日围观过何掌柜跟李长峰的吵嘴,他们也总算放下心来,南方运粮的可算是来了。
这边的风波并没有影响到西市的铺子,章云琛买吃食时听铺子老板提起,到自家铺子就跟阿姐说了。
得到消息的章玄玉可算是长舒了口气。
章家食铺剩下的卤子终于在申时一刻买完了,章玄玉活动了下一些僵硬的腰身,指挥着小弟弯腰把空了的陶罐放进专门挖出的柜子里,里面放了不少麦秸秆,防止推动过程中陶罐碰撞开裂。
这边收拾完,章玄玉将抽屉里的铜板装进阿爹缝制的荷包里,给小弟留了买零嘴的闲钱后,便揣着铜板去了主街。
刚出西市,面前大道上行过两辆马车,驾车的并不是车夫,而是车内几人的书童,挤在一起大概有五六人的样子。
正想去书院踩点的章玄玉,顺着马车来时的方向走了约摸两刻钟,在府县靠南城区的地方看见了三处学堂,其中桑青书院和北和书院大门竟然只错开五米,颇有贴脸之势。
真实情况也正是如此。
两院的学子自建院以来事事都不愿低对方一头,这次的秋游,学子们更是比得起劲,就凭两个书院登记的门吏不对付的模样,章玄玉顿时计上心头。
最靠近南城门的溪山书院,是江州远近闻名只招优秀学子的书院,书院内平民学子居多,只有极少部分靠募捐入学的商二代。
三个书院的学子男女参半,只有寝房各分区域,其他方面一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