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本相权倾朝野,请陛下驾崩!》

第26章 :神威大将军

《本相权倾朝野,请陛下驾崩!》小说免费阅读

这位大理寺卿是新提拔起来的,名作李贲,皇族中人,先帝同辈。

在太子之争中并未站队,而前任大理寺卿则因为站错了队,已经被革职关押在大理寺天牢内。

李贲为人正直,秉性刚烈,长生帝君在位时,就因为数次谏言,而被先帝所弃用。

后被李青柳提拔,准确的说是苏文将他的名字交上去的。

“古尚书?

苏文将目光看向户部尚书古怀民,户部一直都是苏文的基本盘。

他就是从户部尚书做到大周宰相的。

户部掌管朝廷的所有银两,长生年间,先帝大兴土木,国库连连亏空,也就是苏文找钱的法子多,这才勉强支撑。

户部尚书古怀民轻咳一声,这才握着笈板,先朝龙椅上的李青柳行礼:“回陛下。转头看向苏文:“苏相。最后则是李贲。

“国库中原本有三百二十万两白银,年节给各部官员发完俸禄,再加上操办陛下丧礼,总共花费一百八十万两白银。

古怀民不紧不慢:“奉陛下之命,查抄了四位皇子,以及秦国公,沐国公,尉迟国公,邓国公,权国公和魏国公府。

“总共查抄出三百四十万两白银。

“陛下登基一应用度从简,倒是省了一大笔钱出来,目前国库还有四百八十万两白银。

堂堂大周皇朝,国库中竟然只有四百多万两的白银,而单单从几位皇子国公府中查抄出来的银子,几乎就抵得上原本的国库银两。

隋常,皇甫松,韩国公等剩下的几个国公,顿时感觉其他人看自己的眼神都变了。

一个个坐立难安,又不敢开口。

尤其是皇甫松,别看他是内阁大学士,又是兵部尚书,可两位兵部侍郎都是相**员。

而且最重要的是苏文有开府仪同三司的特权,也就意味着只要苏文想调兵,根本就不需要通过兵部,而是直接用上柱国的兵符就能随意调动天下兵马。

他这个兵部尚书就是个虚职。

“四百八十万两。

就连李贲都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回过神来,简单的估算后道:“陛下,倘若户部的银两真如古尚书说的这般,倒是够了。

“只是这两条国策一旦颁布,朝廷的税收减少三成,开支凭空增加许多。

“还要为春耕和即将到来的汛期和干旱做准备。

李贲的性子就是对事不对人。

他所说的话,并非是为了攻击苏文,而是指出眼下朝廷即

将面临的困境。

连连的重税导致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

收上来的赋税被层层盘剥,落到朝廷的手里又没剩下多少,还要被先帝拿去挥霍。

最后用到民生上的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几乎没有。

许多地方的河道好几年都没有清理,河堤也没有加固,汛时水淹,旱时无水。

既是天灾,也是人祸。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件一件的做。”

苏文神色平静:“若是不解决眼前的难题,哪还有几乎去处理后续的事。”

李贲没有继续反驳,这些时日,他隐约看出来,李青柳这位女帝似乎并不像先帝那么暴虐擅权,贪图享乐。

他打算再等等,再看看。

早朝散去

摘星殿

照晚霜端来杯热茶放下,不悦道:“你早些时日说的许多措施,为何今日在朝上都没有提。”

“本来以为你聪明了些,没想到还是那么笨。”

苏文摇头叹气。

帘帐掀开,换上宫装的女帝走出来,在旁边坐下,李青柳抿嘴。

“照姐姐误会师傅了。”

“非是师傅不想提,而是眼下不能提。”

她轻声道:“摊丁入亩,取消官员世家的免税特权,高征商税,减少百姓的农税。”

“哪一条不是动摇大周国本根基的大事,倘若没有万全准备,贸然推行,就是与天下的世家大族,甚至与满朝文武为敌。”

“届时咱们要面对的就不是区区一个魏文通亦或者蜀王,而是整个天下。”

“聪明。”

他点头:“想要将这些国策推行下去,就必须要拥有绝强的实力,足以弹压所有的世家大族。”

李青柳接过话头,继续道:“所以师傅提出的两条国策,减免三成赋税,增加士卒粮晌,就是在提前做准备。”

“一者收拢民心,二者收拢军心。”

照晚霜颇为诧异的看向苏文。

“是不是想说,本相这等大奸臣,怎么突然做起利国利民的好事来了。”

他打趣。

“我可没说。”

她嘴里嘀咕,将头扭过去,眼神飘忽不定的看向殿外的风景。

“慢慢来吧。”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苏文悠悠道:“算算日子,陛下的圣旨应该已经送到渔阳三镇。”

“你们说宇文述,薛人龙,姚斩这三人是会按兵不动,还是跟着魏文通一

起**?”

渔阳燕镇武阳三镇是防备北元的军事重镇。

三镇兵马拢共十一万人都是百战精锐常年在边境上和北元蛮子厮杀。

先帝有一点好。

那就是对兵权看得极紧出于对世家勋贵的戒备这三镇的统兵主将都不是世家出身。

驻守渔阳的宇文述

统领燕州精骑的薛人龙

以及统率武阳披甲卒的姚斩。

都是大周皇朝极为善战的勇将三镇兵马加在一起两倍于苏文手里的兵力。

“他们都是父皇的心腹。”

李青柳还真拿不准又将问题推给苏文。

“师傅觉得他们会如何做?”

“昨夜之前他们应该摇摆不定昨夜之后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满是胜券在握的霸气。

无他

就因为苏文踏足第五境凝聚出武道金丹。

三镇之中以燕镇最北位于雁北道的燕城二月时节冰雪消融。

高耸的燕城矗立在雁北道的最北边城外的草木悄悄长出嫩芽。

烈日高悬暖风中尚且残留着北元过来的寒气。

城墙足有六丈高宛若一尊上古凶兽。

身为大周重镇燕城的城池丝毫不逊色于雁州城城墙上耸立着三层高楼。

箭塔林立每隔半丈就站着一个披甲的士卒旌旗招展。

燕镇主将薛人龙正待在将军府内

上午时候从玉京城赶来的小黄门将新帝李青柳的圣旨送到薛人龙的手中。

让其驻守燕镇防备北元不得擅自离开燕城。

小黄门就在将军府住着丝毫没有走的意思。

同时

将军府内还住着魏国公魏文通的使者几日前就到达燕城。

渔阳和武阳几乎也是一模一样的情况。

姚斩和宇文述前脚迎了魏文通的使者后脚玉京城的传旨小黄门就登门。

就连三封圣旨的内容都一模一样要求姚斩薛人龙宇文述三人按兵不动没有陛下圣旨不得离开各地的驻地。

转眼间

又是几日光景过去

渔阳镇

两队披着黑衣的神秘人马趁着夜色悄无声息的进入将军府。

“姚兄。”

“薛兄。”

渔阳主将宇文述亲自将姚斩和薛人龙请进殿内并派出亲兵守在殿外。

三人同时从怀中掏出甚至面面相觑随即又齐齐露出苦笑。

“怎么办?”

姚斩叹气:“魏国公的使者和宫里的小黄门都待在我的将军府里似乎约好了谁都没有走的意思。”

“我也是。”

薛人龙愁眉不展:“我那儿离的近每日都能收到魏国公的书信。”

“咱们三兄弟这些年可都是同进同退。”

薛人龙咬牙:“要么就一起按兵不动要么就一起跟着魏国公起兵**。”

“十二国公府被抄了六座说不得事成之后咱们也能当上国公。”

“慎言。”

宇文述将薛人龙打断问道:“你离雁南道近可曾打听到些消息。”

“有。”

薛人龙点头:“听说魏国公已经说服雁南道刺史让其出钱出粮

“很可能说服李登两人合兵。”

“要是真这样魏国公手里最少也能拿出十万大军。”

姚斩心惊:“在加上咱们手里的十一万兵马就是二十万大军这还没算上蜀王手里的兵马。”

“蜀地富硕真要起兵短时间之内拉起数万人马毫无问题。”

“你疯了。”

宇文述脸一黑:“咱们三镇兵马全调走莫非想将大周的半壁江山拱手让给北元人?”

渔阳武阳燕镇三座重镇都是依托山势地利而建成的雄关。

形成一道铜墙铁壁死死将北元人拦住。

若是失去三镇北元铁骑数日之内就能打到玉京城一路根本无险可守。

“那就各自抽调一部分兵马凑个三万人交给魏国公。”

薛人龙建议。

“将军。”

就在他们商议各自出多少兵的时候宇文述麾下的主簿脸色凝重的快步走进来。

“大将军。”

主簿将密信交给宇文述后者快速看完之后脸色阴晴不定。

“宇文兄你这是什么表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