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相权倾朝野,请陛下驾崩!》
《本相权倾朝野,请陛下驾崩!》小说免费阅读
通往玉京城的官道上,乌央乌央的铁骑正在行军,旌旗招展,**如林,甲胄上残留着肃杀之气。
正是班师回朝的士卒。
个个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其中许多士卒身上还包着纱布。
沿途百姓
夹道欢迎
此次平叛,四营风光无限,大雪山设伏,代城大战,破青州,取并州,攻雁南道。
一场场惨烈的大战让这支才组建几个月不到的军队彻底地脱胎换骨。
当然
顺风局的厮杀还看不出一支军队真正的底蕴和下限。
唯有经历过真正的血腥大战,才能称之为精锐。
纵观整个平叛的过程
除了石豹带领的林字营外正面以少打多,以步卒硬抗魏武麾下的骑兵,打出不俗的战损比外。
其余三营打的都是顺风仗。
不过苏文有信心,不管是风字营,火字营还是山字营,都能打逆风仗。
能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
哪怕敌众我寡,也能死战不退。
四营铁骑的主心骨,都是他提拔起来的,这些将军的本事,他比谁都了解。
如果不是有勋贵和世家压在他们的头上。
像樊虎,石豹,王破阵,马元波这等帝国悍将早就应该飞黄腾达,而不是埋没于各司衙门内,碌碌无为。
就拿王破阵来说,早些年在雁北道边军服役,作战极为勇猛,人送外号破阵王。
就是因为得罪了魏武,被一贬再贬,从千骑将沦为火头军。
这也是为何王破阵仇视魏文通父子的原因。
要是没有苏文,他现如今还在火头营里烧茶煮饭。
巍峨的玉京城映入眼帘,还有玉京城背后高耸的邙山,相距二十里,就有禁军前来传信。
大周女帝李青柳携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苏文班师回朝。
按照惯例,边军不能入京,四营虽然不是边军,但也不隶属于玉京城的卫戍力量。
应当安置在骊山大营,听候陛下的召见。
不过此次李青柳却传诏让苏文将四营兵马和虎贲骑拉到玉京城,接受检阅。
她的想法不难猜
无非就是炫耀武力
以此来威慑群臣和天下的有心人,巩固自己的天子之位。
每隔一炷香的时间,就有锦衣卫和禁军的探马往返,将消息传回李青柳的耳朵里。
十万士卒浩浩荡荡地开赴京师。
于玉京城东门
外十里接受满朝文武的检阅。
最前头的是山字营的重骑兵,数千具装骑兵狂奔,所造成的震撼唯有真正的目睹,亲耳听到才能切身地体会。
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当山字营的重骑兵正面冲锋而来的时候,黑压压的甲胄和腾空的烟尘让文武百官头晕目眩。
其中胆小的甚至两股颤颤。
“这就是咱们朝廷的悍卒。”
兵部尚书皇甫松捋着胡须,笑眯眯地感叹,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独子皇甫明。
山字营主将
身披重甲,手持大刀,一马当先,身后的黑压压的铁骑跟随。
“果然是精锐。”
许多人附和。
龙辇上,身披龙袍的李青柳双手扶着栏杆,只觉得心潮澎湃,高耸的峰峦随着呼吸晃动,极为壮观。
“这就是朕的军队吗?”
她喃喃自语。
“没错。”
苏文:“这就是陛下的军队。”
重骑兵之后,是身披步人甲,只漏出两个眼窟窿,手持长柄**的重步卒。
迈着整齐的步伐,列战阵从文武百官眼前走过。
然后是林字营,火字营以及山字营和最后的虎贲骑。
谁敢信?四营士卒在几个月前,还是一群耕田种地的百姓。
黑压压的铁骑一字排开,绵延数里,一眼望不到头,皆面朝龙辇,骑兵下马,步卒单膝跪地。
“参见陛下。”
十万人齐齐大喝,声势之浩大,传遍整个玉京城。
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如潮水拍案,让六部官员心惊肉跳。
“好一支骁勇劲骑。”
从巴蜀回来的大理寺卿李贲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李贲朝李青柳道:“陛下,将士们奋勇杀敌,平叛有功,为帝国中流砥柱,当重赏。”
“该赏。”
她含笑点头,目光看向老神自在的宰相苏文,抿嘴道:“相爷也得重赏。”
“数月功夫,调教出这么一支悍卒出来,必然呕心沥血,夙兴夜寐。”
苏文摇头:“微臣不敢窃天之功,此番平叛,全仗将士们上阵杀敌。”
“相爷谦虚了。”
“没错。”
“相爷应该是头功。”
官员们争相开口,拍着他的马屁。
他没有理会,双手拢在袖袍里,似乎在打着瞌睡。
李青柳转身,朝士卒道:“将士们辛苦了。”
“都起来吧。”
“谢陛下。”
“骊山大营内,已经备好接风洗尘的酒宴。”
她的声音不大,却能让每个士卒都听得清楚。
“琼浆任饮,牛羊任食。”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十万士卒振臂高呼,气势如虹,万岁之声一浪高过一浪。
龙辇上,李青柳被宽大龙袍包裹的娇躯颤抖,一股子酥麻的感觉涌上心头。
被十万将士高呼万岁,和居于朝堂,整日里面对那些古板的文武官员不同。
让她有种莫名的心安。
百官随时都可能会背叛自己,甚至对自己的命令阳奉阴违。
而这十万将士却不会。
这些将士的高呼,让她作为帝王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接受完检阅之后,虎贲骑和四营士卒在各自主将的带领下,前往骊山大营安顿。
身为此番平叛的最大功臣,苏文被李青柳邀请上龙辇,君臣同乘一车,从朱雀门进入玉京城。
沿途人山人海,全都是前来瞻仰苏文和四营大军的百姓,若非城皇司马安排的人手足够多,恐怕都拦不住这些热情的百姓。
禁军大统领照完霜披着甲胄,策马走在龙辇前面,四周还有诸多禁军士卒组成人墙。
“师傅,辛苦了。”
轻纱帐内
李青柳盈盈一笑:“大战前夕,我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还是收到八百里加急的捷报后,才睡了个安稳觉。”
“北境平叛之所以能如此顺利。”
苏文轻捋胡须:“陛下颁发的圣旨功不可没。”
“宽恕叛军十余万,既保留了雁南四道的青壮劳力,也向天下人展示了陛下的宽广胸怀。”
不杀
堪称此番平叛的神来之笔
直接瓦解叛军的斗志和士气
历朝历代,老百姓只要能安心种田,谁吃饱了撑的跟着别人**。
换句话说,被逼的走投无路的只有魏氏父子以及那些勋贵世家,而不是雁南道,青州,并州以及肃州的老百姓。
人家种地种得好好的,甚至新帝登基之后,还减免了三成赋税,眼看着好日子在朝自己招手。
你魏文通突然就把我们强征来跟着**,要推翻新帝,要回到以前的苦日子。
这些叛军士卒本就心有怨恨。
再加上不杀之策
叛军们没有当场翻脸,就算魏文通厉害的了。
“
这就是师傅说的民心吗?”
她托着下巴眨了眨眼睛笑嘻嘻地看着苏文。
“没错。”
苏文点头:“民心不以出身高低贵贱不以王侯寒门不以勋贵布衣而论。”
“这世上有一人就有一颗民心。”
李青柳:“按照师傅的意思民心不分贵贱只分多少。”
“那天下的世家大族多如牛毛天下声势世家占据十之**。”
“他们能代表民心吗?”
她的问题很尖锐也很现实。
倘若有人能得世家青睐须臾之间就能名动天下有世家相助亦能平步青云官运亨通。
而世家想要毁掉一个人也很简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让其臭名远扬。
“能。”
苏文点头:“但并不全能。”
“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天下的世家并非铁板一块有的自持高洁有的藏污纳垢。”
“那么世家大族的存在对朝廷来说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李青柳继续问道。
世上自有皇朝开始的那一日就有世家的存在甚至世家延续的时间往往比皇朝更久。
三百年的皇朝
千年的世家
就拿五姓七望中的陇西李氏来说历经五朝而屹立不倒族中出过的达官显贵不计其数。
单单前朝李唐时陇西李士就出过八个宰相六位尚书至于其他官官职的更多。
向陇西李氏这样的大族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庞然大物。
类似的世家大族还有不少
练武有众多高深的武学可以随意挑选还可以请强大的武者当老师。
学文的话
家中典籍多如牛毛不管是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还是治国之道亦或者用兵之法都有大量的名师。
甚至这些世家本身就拥有释经权。
先贤留下的典籍如何解读就看他们的一张嘴怎么说。
“大量的世家子从小就拥有良好的教育对于帝国而言他们属于精英中的精英。”
苏文的语速并不快。
李青柳正襟危坐双手捏着衣角好似乖学生在听老师讲课。
“那么紧张做什么?”
他笑了笑。
“老师讲课弟子当然要端庄些。”
她眼底闪过些许狡黠之色:“而且师傅说的这些
东西,都是旁人想不到,或者根本不敢说的。”
“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弟子可不得听仔细了。”
“要是漏听错听,回去非得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苏文停下来,朝她抛出一个问题。
“青柳,你知道天下最大的世家在哪里吗?”
她思索片刻道:“陇西李氏?”
“非也。”
苏文摇头。
“安南杨氏?”
“非也。”
“淮南济氏。”
“非也。”
一连几个答案都被苏文摇头否则,李青柳眉梢蹙起,脱口而出:“玉京李氏。”
“孺子可教。”
苏文含笑。
“没错。”
“现如今,天下最大的世家就是玉京李氏。”
也就是大周皇室
“历朝历代,皇室都是天下世家之首。”
“为了打下江山,势必会给这些世家许诺极大的好处和权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皇室和天下的世家勋贵属于盟友的关系。”
“世家大族依靠他们根深蒂固的影响力,来帮助皇室统治天下的百姓,稳固皇权。”
“皇室则给予世家他们想要的东西。”
“比如官身不纳税。”
“天下十九道的官员,有半数都出自世家大族,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这些官员背后的家族依靠官身不纳税,大量兼并田地,圈养家奴。”
“其中豪族,名下动辄几十万亩良田,稍小些的门庭,也有个几千亩,几万亩。”
“甚至兼并百万田亩者,亦有之。”
“替这些世家大族耕种田地的百姓,究竟是他们的家奴,还是我大周的子民?”
“他们是听陛下的,还是听这些世家大族的?”
听罢
李青柳只觉得毛骨悚然。
她道:“自然是听这些世家大族的。”
“而这些世家大族兼并的田地越来越多,自然也就有越来越多的百姓无田可种。”
“他们会做什么?”
“很简单”
“**。”
“造谁的反?”
“自然是朝廷的反。”
“你听说过什么时候老百姓**,是造世家的反吗?”
苏文悠悠道:“皇族表面上看和天下的世家大族是联盟,共同治理天下。”
“但从深层次来看,这种盟友关系很短暂,待
到皇朝稳定之后,皇权和世家就转变为敌对关系。
“因为天子需要对天下的百姓负责。
“这时候,世家大族就成为帝国这个庞然大物身上的蛆虫,不停地啃食着巨人的身体。
“对上窃取属于天子的权柄,然后用窃取来的权柄,压榨百姓,赚取属于自己的利益。
“最后好处进入他们的腰包,骂名则是天子背负。
“这也是为什么先帝在位时,会大肆打压世家勋贵。
长生帝君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却也不是蠢货,他在位时就已经看清那些勋贵世家的面孔。
否则也轮不到苏文上位。
“多谢师傅教导。
李青柳起身,对着苏文恭恭敬敬地行礼。
“原本我想着的是等平叛之后,兵锋正盛时,直接取消官身不纳税。
苏文苦笑:“不过我还是小看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力量。
“这法子暂时还不能推行。
“那怎么办?
她轻叹口气。
虽然当皇帝的时间不久,可李青柳还是真切体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